很久很久以前,中國的戰國時代,在中原地方的宋國,有個人名叫王吉,他是個急性子,做事沒有耐性,所以一直到他成了親,還沒學會半點本領。他的太太想:「這樣下去不是辦法,總要讓他學個手藝,將來也好養家。」於是就叫他去學編竹籃子。
那編竹籃子的師父拿了一大綑竹子,要王吉一根一根均勻劈好,再拿去泡水,讓竹條子變軟了,就可編成結實的竹籃。
##CONTINUE##
王吉劈了大半天竹子,已經不耐煩了,再抱著竹條去溪裡泡水,等了好久,真是急死了。他想:「反正已經泡過水就好了。」也不等竹條泡軟就拿起來編,結果手稍一用力,竹條就折斷了。籃子沒有編成不說,辛辛苦苦劈好的竹條全都給他弄得破碎斷折,沒法再用。師父一氣就把他趕出去,不認他這個徒弟。
不學編竹籃以後,王吉改學木工。師父叫他把木材拿到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陰乾,然後做張桌子。可是他想:「把新木材陰乾,那要等多久!木材如果拿到日頭下曬,一下就乾了!」誰知道,平直的木材一曬全變得扭曲不平,也不能做桌子了。師父一氣,又把他趕走了。
幸好,王吉的太太想到娘家還有一塊田沒人種,就告訴王吉說:「你去種田好了,可是千萬別再犯老毛病好嗎?學做什麼事都不要過分急躁,才學得會,做得好。」
王吉看見太太滿臉盼望的神色,便下定決定:「這一回,我一定要學會種田,別讓太太失望。」從第二天起,他真的每天走五里路到太太的娘家去,向鄰居的老農夫學種田。
他看老農夫每天從太陽出來,一直到落下,都在田裡流著汗,默默的犁地,忍不住就問:「老伯伯,什麼時候田裡才長得出米粒來呢?」
老農夫呵呵笑了起來說:「年輕人,別心急,種田得一步步的來,春天耕田下種,夏天要忙著除草,到了秋天就會有滿田成熟的稻穗,就能快樂的過冬啦!」
種田得花那麼久的工夫!王吉一聽,好不耐煩。可是他又想到不能再讓太太為他操心,就勉強按下性子,學著種田。
於是,他從犁田、整地開始做起,立春時在秧田裡播完了種,然後好不容易等到綠油油的秧苗從泥土裡冒出來,細嫩的秧移插到水田裡,連晚上睡覺,都夢見金黃色的稻穗在向他點頭呢。
春分過後,他看見老農夫彎著腰在田裡插秧,就跑過去問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插秧了。老農夫看看他的秧苗搖頭說:「得再過幾天。」一天、兩天、三天過去了,王吉每天都去問老農夫到底可不可以插秧。
直到第五天,老農夫才說:「可以開始了。」王吉高興的跳起來!第二天清晨,雞還沒叫,他就趕到田裡插秧,一直做到天黑,什麼也看不見了,才扛起鋤頭回家。他心裡真快樂,一路唱著歌,想像著秋天收獲時,用鐮刀一大把一大把割下結滿穀粒的稻穗,那該有多過癮啊。
自從那天起,王吉整天守著秧,挑著兩個大水桶忙著施肥灌溉。他一天總有好多回忍不住趴到地上,眼睛貼近秧苗,用手比量秧的長短。可是忙了好多天,他發現自己的秧怎麼長得那麼慢,總是沒有老農夫的高。不知不覺中,他又犯了急躁的老毛病,心想:「這是怎麼回事?我的秧苗要等到哪一年才會長大啊?真是急死人了!我真該想個辦法讓秧苗長快些!」
王吉左想右想,就把一撮秧拉起一點來看看,想幫它長高一點。果然,拉起來的秧像長高了些。他好開心,以為拔高了就會幫稻子快些長。說做就做,他馬上把田裡每一棵秧都拔高了兩寸。王吉辛苦的拉扯了一天,田裡的秧都變得和老農夫田裡的秧一樣高了,王吉看了又看,覺得很滿意。一路跑回家,快樂的嚷著:「太太!我的稻秧長高了!我的稻秧長得和老農夫的一樣高了!」
太太覺得十分奇怪,秧哪裡會長得這麼快速呢?便要王吉第二天帶她去田裡看一看。那天晚上,王吉一直睡不著,躺在床上幻想著田裡的秧像精靈一樣飛快的長呀長。好不容易挨到天亮,趕快叫醒太太,兩人急急忙忙走到田裡一看,哪裡有什麼長高了的秧?只有一片倒了、枯了的秧。太太看了很傷心,大哭起來。王吉也不知怎麼辦才好,只有站在田埂上發呆。
老農夫聽見哭聲,連忙跑過來,一看田裡的秧就明白了。老農夫對王吉說:「你就是心太急了,稻子的成長有一定的時間,你把秧苗拔高了,它們吸收不到水和營養,當然會枯掉。你以前的辛苦都白費了,快快改掉急躁的性情吧!」
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
二月二十六日(春分) 傻子拔秧苗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